面對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嚴峻挑戰,桃園市政府已備妥對策。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今(17)日出席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25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並以「銀髮圓夢,幸福桃園」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市府如何從健康、生活及科技三大面向,著手打造一座讓長者安心、世代共融的幸福城市。
「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壓力,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王明鉅副市長引用內政部統計數據指出,未來勞動人口與高齡人口的扶養比,將從過去預估的2:1,惡化至更嚴峻的1.4:1,這對社會與家庭都將構成沉重負擔。他坦言,當前的公共設施,如廁所安全、運動場地及交通便利性,普遍未能滿足高齡者的實際需求。因此,王明鉅強調,長者不能完全依賴子女或社會資源,提早為老後生活做好規劃與準備,「自主、健康、快樂老化」才是迎接挑戰的最佳心態。
為實現高齡友善的「幸福桃園」藍圖,王明鉅說明市府正推動三大核心策略。第一是「促進健康」,透過擴大慢性病管理、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等預防醫學,提升市民的健康識能,從源頭減輕醫療壓力。同時,市府也正積極規劃興建市立醫院,解決部分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第二是「提升生活品質」,加速打造無障礙的公共環境與交通系統,並落實對獨居長者的主動關懷服務。第三則是「導入智慧科技」,鼓勵長者學習使用新科技,讓生活更便利,並與社會保持連結。
王明鉅表示,打造一座真正的高齡友善城市需要公私協力,未來市府將持續與民間單位合作,全面改善長者的生活環境與社會參與機會,朝向世代共融的幸福目標邁進。今日論壇亦有多位貴賓與會,包含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日本精神科醫師保坂隆、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胡朝榮、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等,共同關心熟齡議題。
迎戰超高齡社會,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於論壇揭示「幸福桃園」三大策略。市府將從健康促進、生活品質、智慧科技三管齊下,打造高齡友善環境,協助長者實現自主、健康、快樂的老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