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25年長達半年的汛期正式告終,臺北市的防汛工作並未停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衛工處)宣布,將把握每年12月至隔年4月的「黃金整備期」,自12月起對轄下4座核心污水抽水站及33座揚水站,共計109台抽水機,啟動全面的年度維護保養作業,為下一場豪雨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
衛工處設施管理科長張賢德表示,這4座分別位於迪化、景美、松山及昆陽的污水抽水站,如同維持城市正常運作的「心臟」,全年無休地將污水送往處理廠。尤其在5月至11月的汛期,面對颱風與極端降雨,抽水站更需穩定運轉。因此,在汛期結束後立即進行「健康檢查」至關重要,這不僅能延長設備壽命,更是確保下次汛期來臨時,城市排水防汛功能正常的關鍵。
本次維保作業的一大亮點,是針對9台900馬力(Hp)的大型污水抽水機進行年度保養。張賢德指出,光是單一一台大型抽水機的保養,就需耗時長達45天,並動員超過50名專業技術人員。過程中,技師們會將抽水機徹底拆卸,進行軸封、軸承的檢視更換,並執行動平衡校正、磨損零件汰換及多項精密測試。這套嚴謹的程序,目的在於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加以修復,確保這些防汛猛獸在關鍵時刻能發揮最大效能,持續穩定地守護臺北市。
衛工處強調,除了硬體設備的定期維護,也已建立多項聯合應變機制,包含預先開啟抽水設備以降低水位、高水位時的進流閘門控制等,透過超前部署強化系統韌性,確保在極端天氣來襲時,污水輸送不中斷,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備戰明年豪雨,臺北市衛工處宣布自12月起對全市4大污水抽水站、共109台抽水機進行年度「健康檢查」,確保城市防汛系統在關鍵時刻穩定運作,守護市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