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積極打造更友善的水岸環境,大窠坑溪第二期的改造工程,將其從傳統生硬的水泥河道變為生態、景觀與休閒結合的新空間。該工程自113年開工,今年5月正式完工,取得了環境提升的顯著成效。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大窠坑溪是「還河於自然」的示範工程,從硬質渠道到綠意生機的轉變,不只是改善水質,更讓人們重新與自然連結。此次第二期工程,除了拓展步道至1.3公里的景觀綠廊,還提供了當地方便的休閒空間,展示了新北市對永續發展的決心。
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工程延續近自然工法,設計了曲線格梁、原木丁壩等設施,營造出多樣的水域型態。這些設計不但提升了生態多樣性,也提供了動物遷徙的條件。完工後,紅冠水雞等82種生物已在此現蹤,展現生態的豐富與多元。
此次工程費用達到1億5,677萬元,秉持「不擴張、不破壞」原則,在河道旁設置懸臂鋼構棧道,並增建無障礙入口,增強了公共空間的可及性。
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整治後,水質改善明顯,步道大大提升了使用用途,成為居民日常運動和休閒的好地方,他們對市政府的水利工作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