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金門大學邀請社區志工媽媽教導學子製作傳統菜粿與擦餅,讓年輕學子們親身體驗金門的民俗文化。據金大介紹,今年是閏六月,金門民間慣稱為「大條年」,常在這個特別的月份製作十三顆菜粿以象徵閏月,並將其中一顆餵給狗,祈求家宅平安。
這個機會讓學子們了解金門獨特的閏月習俗與美食文化。菜粿製作使用在地食材,擁有Q彈可口的外皮和豐富內餡。除了菜粿,金門的另一傳統美食擦餅,也成為學習內容之一。據說擦餅的發明是由金門先賢蔡復一的夫人所創,目的在於讓繁忙的蔡復一能兼顧飲食。
食品系教授李欣玫此次特別教學,參與的學生中有不少是第一次嘗試這些美食,也第一次認識金門的閏年文化。金大的董燊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文化傳承,還希冀藉此促進國際學生與本地學生的交流,進一步促進文化的融合。
活動中,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表示對金門傳統文化感到新奇又有趣,特別感謝校方的精心安排,使他們有機會親身體驗這些傳統習俗。金大校長陳建民強調,此類活動不僅促進學生相互了解,也符合教育部推動的「友善校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