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的「原住民族教育教材/學習資源/實驗學校本位教材發展工作坊」5月15日在國教院臺北院區舉行。來自全台的教材研發團隊聚集此地,共同呈現原住民族教育的創新成果。其中,花蓮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的數學教材,融入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以「空間與形狀」、「數與量」及「資料與不確定性」為主題,通過VR沉浸式情境展示,成功吸引現場師生與專家,不僅展現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更成為當日的亮點。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在文化的土地上種下數學種子,是對教育的深刻承諾。」她肯定原教中心的創新與努力,並強調未來會支持文化回應式教材的推動。教育處處長翁書敏表示,教育必須讓孩子在文化中學習。這次教材打破了學科與文化之間的界線,讓花蓮原教中心召集人邱忠信校長與編輯們能夠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打造教學藍圖。
這套教材設計九個教學單元,以太魯閣族狩獵智慧為核心,包羅陷阱設計、路徑選擇等數學內容。大興國小劉仁傑校長表示,教材理念是「文化為真、數學為實」,希望學生在文化情境中學習數學。本次發表也揭示了在地教育如何走向國際,並如何在全國其他原教中心推廣,成為跨域教育的重要試金石。
下載 UniLife 看最即時、完整的內容,和鄰居一起聊聊!
前往 Un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