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市區日前發生一起令人心碎的白鼻心路殺事件,一隻母獸在16股大道與中央路口附近遭車輛撞擊死亡,現場遺留下一隻嗷嗷待哺的白鼻心寶寶。花蓮縣政府獲報後立即啟動野生動物道路救援機制,將倖存的幼獸送往專業機構,希望能讓牠在妥善照護下平安長大,重返自然。
花蓮縣政府動植物防疫所人員於9月15日晚間接獲通報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將白鼻心寶寶帶回安置。由於幼獸仍在哺乳期,急需專業醫療與飼養,農業處於18日安排專人,將牠跨縣市送往位於臺東池上的「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進行後續照護。該中心擁有完善的醫療與野放訓練資源,將為這隻白鼻心寶寶的成長與回歸之路提供最大支持。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這次成功的野生動物道路救援行動展現了跨單位的合作效率,但也凸顯了野生動物面臨的生存威脅。農業處長陳淑雯補充,白鼻心是台灣原生哺乳類動物,常因棲地與道路重疊而發生路殺意外。隨著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將至,縣府特別呼籲民眾,行車經過山區、田野或溪流附近時務必減速慢行,多一分留意,就能少一樁憾事。
為推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縣府也將舉辦一系列活動。首先登場的是10月10日下午在太平洋公園濱海廣場的「2025愛戀花蓮健走活動」,邀請民眾用腳步支持動物友善。此外,動植物防疫所長周黃得榮提醒,防範狂犬病等共通疾病也相當重要,民眾應遵守「不棄養、不接觸、要打疫苗」三原則。下半年度的狂犬病疫苗巡迴注射服務,將於10月27日起在萬榮鄉及11月4日起在卓溪鄉陸續展開,飼主可多加利用。


下載 UniLife 看最即時、完整的內容,和鄰居一起聊聊!
前往 UniLife花蓮市區發生白鼻心母獸路殺悲劇,遺留的幼獸經縣府緊急救援後,已於18日送往臺東專業機構照護。縣府呼籲用路人放慢車速,並將舉辦健走及疫苗活動,響應動物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