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12月份共接獲2,013件詐騙案件,總涉案金額高達新台幣16億9,683.7萬元,成為全國矚目的詐騙熱點之一。詐騙手法包括假交友、假投資及假冒金融機構等,受害者損失慘重,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圖片來源:內政部警政署 165打詐儀錶板
一名受害者於113年11月在Facebook社群中認識了一名自稱「Dan Wang」的網友,對方在LINE上使用暱稱「鵬程萬里」。對方以虛擬貨幣投資為由,推薦一款名為「TOKENEX」的APP,並介紹幣商進行交易。受害者分兩次面交現金:
11月1日,面交現金新台幣100萬元。
12月29日,面交現金新台幣110萬元。
交易完成後,受害者將款項轉入TOKENEX平台,但在嘗試提領獲利時,平台要求繳納22%的稅金才能出金。受害者無法聯繫對方後,意識到自己遭遇詐騙,損失共計新台幣210萬元。
另一名受害者於交友軟體「探探」認識了一名暱稱「vvvipten 32」的網友,對方自稱是YaHoo行銷組的組長,並邀請受害者參加一項高回報的活動。受害者根據對方指引,分多次將款項匯入指定帳戶,總損失金額達新台幣134萬元。詐騙分子在受害者匯款後即失聯,受害者報警求助。
一名受害者在Facebook與自稱越南華僑的網友交往,對方以處理巨額資金為由,要求提供台灣銀行帳戶進行代收。受害者提供帳號後,對方進一步要求寄送金融卡及網銀帳密。最終,受害者發現帳戶中有不明金流進出,且帳戶遭凍結,才驚覺受騙。
另一起案件中,受害者透過Facebook廣告接觸一個名為【財富先之】的LINE投資群組,該群組推薦一個投資網站,聲稱「穩賺不賠」。受害者在網站註冊帳號並投入資金,但在提領獲利時發現無法出金,網站亦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損失新台幣兩百萬元。
面對詐騙手法多元化,民眾需特別謹慎,尤其在涉及金錢交易時,務必核實對方身份,不輕易提供個人敏感資訊或金融卡等資料。若遇到可疑情況,應立即停止交易並向警方報案,避免進一步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