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政府力挺在地產業創新,成果豐碩!市府20日舉辦「113年度桃園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市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表揚49家成功結案的企業。他強調,業者自主研發、精進創新的精神是產業前進的核心動力,此次計畫成果展現了桃園強勁的產業動能,市府將持續作為企業最強的後盾。
根據市府經濟發展局統計,113年度的地方型SBIR計畫成果斐然,共補助了49家橫跨電子資通、金屬機械、創新服務等五大領域的中小企業。計畫不僅成功創造了高達16.25億元的產值,更增加了165個就業機會,並促成1.67億元的投資額。此外,還產出了201項特色產品、取得40件專利,並為企業降低超過6,000萬元的成本,效益顯著。
張善政市長指出,市府不僅透過SBIR計畫提供實質補助,更致力於打造完善的產業創新生態系。自101年起,市府與經濟部合作推動此計畫,至今已補助624案,累積豐厚成果。為進一步強化產業競爭力,市府繼112年推動智慧製造政策後,更在今(114)年成立「桃園智慧產業學院」,未來將持續深化產官學合作,為桃園的產業創新注入源源不絕的能量,帶動整體產業鏈永續發展。




桃園市地方型SBIR計畫成果驚人!49家中小企業在市府補助下,共同創造超過16億元產值與165個就業機會,市長張善政肯定業者創新精神,並宣布將透過新成立的智慧產業學院,持續為產業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