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今(8日)率領市府團隊,於桃園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會中市議員李家興針對第一線救災人員的醫療照護,以及楊梅區民眾關心的路平專案預算提出質詢。市長張善政回應,市府將積極爭取經費,完善楊梅區的道路品質,並強調救災醫療應以在地即時救治為最高原則。
針對議員李家興提出,應如何協助在外縣市支援的救災人員獲得妥善醫療照顧,張善政市長指出,災後環境複雜,細菌感染並非單靠破傷風疫苗就能完全預防。副市長王明鉅補充說明,衛生福利部在災區現場皆設有醫療站,並由當地醫院負責初步處理與後送,考量到病程發展與交通時間,在地緊急治療才能把握黃金救治機會,若堅持送回桃園恐延誤病情。
關於楊梅區的路平專案預算,李家興議員也表達了地方的殷切期盼。對此,張善政市長帶來好消息,他表示,市府預估明(2026)年財政淨收入將增加約141億元,有了更充裕的財源,只要計畫完善,市府便會隨時向中央爭取計畫型補助。張市長承諾,將致力推動包含楊梅路平在內的各項專案,持續提升市政服務與市民的生活品質。
楊梅區路平專案有新進展!桃園市長張善政在議會備詢時表示,因應2026年預計增加的141億元財源,市府將全力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地方建設。此外,針對救災人員醫療,市府也確立了「在地優先」的即時救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