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災,桃園市政府迅速集結力量,跨局處馳援。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日在市政會議上宣布,為確保救災能量永續,市府已建立「7日一輪」的輪調制度,並將持續提供支援,直至災區恢復穩定,展現桃園對花蓮最堅實的支持。
自9月24日起,桃園市府團隊便進駐花蓮災區,主動承擔晚間8點至隔日早上8點的「大夜班」清運工作。張善政市長解釋,此舉是為避開白天眾多的人車,利用夜間時段出動大型機具與探照燈,最大化清運效率。截至29日晚間,市府團隊已成功清理近7公里的泥濘街道,並處理了約1萬立方公尺的廢棄物,成果顯著。此次桃園馳援行動中,養工處、航空城工程處負責清運淤泥與大型廢棄物,環保局則協助家戶與街道的細部清理與灑水抑塵,展現了市府團隊的專業與高效率。
除了街道家園的清理,桃園市的援助也深入農業領域。張善政指出,市府農業局的智慧農耕團與青農已投入協助清理受災農田的淤泥與樹枝。團隊預計明(2)日將前進鳳林及光復以南地區,協助當地農場恢復環境與生產力。此外,對於家在花蓮、現居桃園的原住民鄉親,市府也將協助他們將受災親人接來桃園暫住,並提供住宿等生活所需,讓災民能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為讓第一線救災同仁能有適當休息,並確保援助力量不中斷,張善政市長強調市府已建立起明確的輪調制度。自10月2日起,救災任務將由水務局接替養工處及航空城工程處,以7日為一循環持續投入。張善政感謝所有投入救災的市府同仁、民間的「鏟子超人」及志工夥伴,他表示桃園與花蓮有著深厚的情感連結,市府的支援將會是花蓮災區最穩固的後盾。





花蓮光復鄉因堰塞湖溢流成災,桃園市長張善政1日宣布,市府團隊自9月下旬便投入夜間清運,並將建立7日輪調制度,持續協助災區復原工作,展現桃園與花蓮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