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花蓮美食攻略:麻糬、扁食、包子、蔥油餅在地人這樣吃!
  • 生活
  • 美食
  • 花蓮美食攻略:麻糬、扁食、包子、蔥油餅在地人這樣吃!

  • 生活
  • 美食
  • By 花蓮人新聞網 2025-09-05
    圖片來源:unsplash

    花蓮不只是觀光勝地,更是一座藏著飲食文化底蘊的美食寶庫。從麻糬、扁食的傳承故事,到包子、蔥油餅的巷戰對決,這篇報導帶你深入解構每一道味道背後的歷史、文化與在地人的選擇!


    麻糬的靈魂:客家與原民文化交織

    麻糬在花蓮不是只有曾記,還有埋藏在巷弄裡的「阿傳師」這種堅持純手工製作、每日限量供應的小店。曾水港先生以單車叫賣起家,為花蓮麻糬注入了職人精神,而阿傳師的存在,則是對抗商業化的一股清流。花蓮麻糬能如此多元,來自客家與原住民雙文化的交融,既有粢粑的工藝,也有杜侖的儀式精神。


    扁食的進化:從戴記、液香到花蓮香

    花蓮的「扁食」不同於一般餛飩,靈魂藏在手打肉餡那份Q彈滑順的口感。戴記的歇業雖然讓人惋惜,但液香仍延續傳統,堅持單一口味、一碗一世界。另一邊,「花蓮香扁食」則以創新路線切入市場,大份量、多口味,吸引年輕世代,也讓花蓮的扁食文化進入了多元演化的新時代。


    包子雙雄:公正包子 vs 周家蒸餃

    你站哪一邊?一牆之隔的公正與周家,形成花蓮最著名的美食對決。在地人普遍偏愛周家蒸餃,因為皮薄餡多、蒜醬夠味,加上價格親民、幾乎全天營業。相比之下,公正包子雖然人氣旺,但排隊人潮與口感偏甜的厚麵皮,讓不少老花蓮人選擇避開。這不只是味蕾的選擇,更是一場「在地」與「觀光」之間的文化拉鋸。


    蔥油餅之戰:黃車、藍車還是明禮路?

    蔥油餅界的經典戰役非「黃車 vs 藍車」莫屬。一個Q彈、一個酥脆,各有死忠粉絲。黃車主打整齊的點餐流程與國際化菜單;藍車則以炸蛋爆漿聞名,是拍照打卡的焦點。但真正的在地人會告訴你:「林記明禮路蔥油餅」才是內行人首選,清爽不油膩,是能天天吃也不會膩的口感王者。


    結語:花蓮的味道,是文化也是選擇

    從麻糬到蔥油餅,這些看似平凡的小吃,背後藏著時代的故事與族群的記憶。觀光客或許追的是名氣與話題,但在地人尋找的,是一種日復一日仍能細細品味的日常滋味。真正懂吃的你,不妨跳脫熱門排行榜,深入巷弄與街角,去發掘那些不喊聲但值得被記住的花蓮味道。

    花蓮人新聞網廣告-4.png

    一起關心在地的......

    從麻糬到蔥油餅,這些看似平凡的小吃,背後藏著時代的故事與族群的記憶。觀光客或許追的是名氣與話題,但在地人尋找的,是一種日復一日仍能細細品味的日常滋味。

    分享文章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
    © 2025 Unilif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