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是民間的「七夕」,在金門又稱「七娘媽生」。這一天不僅象徵浪漫,也有深厚的文化意義。今年,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特地結合延緩失能課程,邀請工藝傳承者指導,帶長者與居民一起製作「七娘亭」,於七夕當日敬奉祈福。
協會理事長李金鎗表示,活動邀請工藝專家(董成真的子女)現場示範,並指導居民完成一座七娘亭。居民完成作品後,臉上洋溢著自豪笑容,並將親手打造的作品帶回家,留下難忘回憶。
「這是對七娘媽的敬意,也是對傳統文化手藝的肯定。」有長者在課程後分享。這份手工藝品不僅展現技藝,也傳承代代情感。居民期盼,這份精神能在社區延續。
總幹事李俊龍指出,活動不只是形式熱鬧,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透過手作課程,居民親身體驗工藝,加深人情味。金門社區推廣傳統,讓七夕跳脫單一「情人節」印象,成為文化再現的契機。七娘亭製作過程融合多種民間工藝,居民在師傅指導下邊學邊作,凝聚情感。
色彩鮮明的七娘亭是信仰象徵,更是文化承載。古寧頭社區以溫馨方式,讓傳統化為工藝交流,使七夕更添溫度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