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6月14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113學年度AI教育節」成果發表會。此次活動展示了來自8所參與新科技學程計畫學校的專題成果,將AI學習延伸到各年齡層。現場設置三大區域,包括互動展示區、學生主題發表會及海報靜態展覽,讓更多學生及社會大眾能夠親身體驗AI科技的魅力。
活動同步推出臺北市第五版「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AI未來新世界」,旨在預防網路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並透過教師培訓推廣正確的資訊使用行為。教材分為小學、國中、高中職三個級別,涵蓋數位習慣、資訊倫理、AI技術應用等內容。
此次教材設計與國際趨勢同步,例如國小著重辨識資訊真偽及AI應用界限,國中探討AI應用的倫理挑戰,高中職深化法律與社會議題的理解。林副市長指出,教材呼應UNESCO及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對全民AI教育的重視,透過課程內容推動AI素養課程納入學校教育。
在學生主題發表會中,西松高中的「AI車牌辨識」專案尤其引人注目。這群學生利用AI技術開發車牌辨識系統,透過即時識別訪客車牌來協助學校管理交通,顯示AI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潛力。這一專案還將技術與人性化結合,展現AI不僅是技術,更是關懷社會的創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