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擁有約6,300公頃的可耕地,由於氣候乾燥和土壤貧瘠,農業生產有限。當地主要經濟作物包括高粱、小麥、番薯和花生,農業規模介於小型和微型之間,導致過去許多居民移居南洋尋求更好生活。
縣農業試驗所,作為地方政府機關,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農業生產推廣,特別是在高粱小麥契作、農機推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來,該所加強與外界交流,提升專業技術,提供農民更多支持。
今夏,縣農試所再次推出「2025農遊金門」系列活動,邀請民眾參加農業、生態與飲食文化遊程,包括「烏金爪西肉胡椒包」、「跟著風雞探索西方」、「摸蛤採蔬雙享樂」等主題活動。其中,將於8月2日登場的「摸蛤採蔬雙享樂」提供了一日體驗,讓參加者走進成功海灘,親身了解蛤蜊生態和蔬菜採收,並參加豐富的風味午餐與DIY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強調海洋資源保育。當地水試所的研究顯示,花蛤族群數量減少,透過不捕捉小於10元硬幣大小的花蛤呼籲民眾保護自然資源。這類現場體驗活動有效提升了參加者的環保意識。
縣長陳福海指出,將農業與觀光相結合,是促進地區經濟的重要方針。透過農試所的努力,金門不僅能提升自身獨有的「小而美」農業特色,還能促進觀光業的發展。這一系列活動,展示了金門在融合農業與觀光後的多樣化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