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3年)4月3日清晨,芮氏規模7.2強震重創花蓮,造成多處山區道路崩塌、橋梁斷裂,公路中斷、民眾受困情形頻傳。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在一年內持續投入搶修,並克服凱米、山陀兒、康芮三個颱風干擾,終於讓災後交通逐步恢復,提升整體抗災韌性。
台9線和平、仁水、崇德等路段陸續完成邊坡清理與防落石設施建置,下清水橋在震後不到三個月便恢復雙向通車。台8線中橫公路東段則以慈恩至閣口為重點修復區域,天祥至閣口多處路面已於114年2月整修完畢,同步更換護欄,改善行車安全。
重災區如匯德隧道、石公溪及九曲洞周邊也啟動復建工程。其中石公溪路段預計4月完工,排水改善預計8月底完成;崇德路段更進行上下游整治與版橋新建,全面提升土石流防護力。至於部分高風險區如明隧道工程尚待決標與發包,預計115年底陸續完成。
交通方面,地震初期交通量驟降五成,目前已恢復至地震前的七至八成水準,春節連假運量也達八成以上,顯示交通信心逐步回升。
東區養工分局表示,除持續推進搶修,也著手進行地質調查與離災規劃,希望未來災害來襲時能迅速應變、保護人車安全。另呼籲用路人,山區道路遇強降雨或地震後,常見落石坍方,應避免非必要進入,並可透過「幸福公路App」掌握即時路況,安全出行。
下載 UniLife 看最即時、完整的內容,和鄰居一起聊聊!
前往 UniLife